鬌duǒ(ㄉㄨㄛˇ)
⒈ 〔髻鬌〕頭發美好的樣子。
鬌字UNICODE編碼U+9B0C,10進制: 39692,UTF-32: 00009B0C,UTF-8: E9 AC 8C。
鬌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◎ 鬌 duǒ
〈名〉
(1) 小兒留而不剪的一部分頭發 [hair tail]
鬌,發隋也。從髟,隋省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三月之末,擇日,剪發為鬌。——《禮記·內則》
(2) 另見 tuǒ
鬌【亥集上】【髟部】 康熙筆畫:19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廣韻》丁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果切《正韻》都火切,音朶。《說文》髮隋也?!队衿沸呼弩尃戶D。《類篇》剃餘髮。一曰髮美?!抖Y·內則》翦髮爲鬌?!对]》鬌,所遺髮也。《疏》三月翦髮,所留不翦者爲鬌。
又《廣韻》徒果切《集韻》杜果切,音墮。
又《集韻》他果切,音妥。
又《廣韻》直垂切《集韻》重垂切,音錘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傳追切,音椎。
又《集韻》翾規切,音綏。義同。
鬌【卷九】【髟部】
髮隋也。從髟,隋省。直追切
(鬌)髮墮也。鉉本墮作隋。廣韻云。髮落是也。內則曰。三月之末。擇日翦髮爲鬌。男角女羈。鬌本髮落之名。因以爲存髮不翦者之名。故鄭注云。鬌、所遺髮也。方言、廣雅有毻字。江賦注所引字書有?字。皆謂落毛。與鬌義相近。從髟。隋省聲。鍇本隋作、皆通。此舉形聲包會意也。內則音義曰丁果反。徐大果反。是古音在十七部??镏囌滓齾问献至?、玉篇、切韻並直垂反。則轉入十六部矣。大徐引唐韻直追切。在脂韻。非也。宋廣韻直垂切。則同陸法言切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