鰖tuǒ(ㄊㄨㄛˇ)
⒈ 古書上說的一種魚。
⒉ 剛孵化出來的魚苗。
鰖字UNICODE編碼U+9C16,10進制: 39958,UTF-32: 00009C16,UTF-8: E9 B0 96。
鰖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鰖【亥集中】【魚部】 康熙筆畫:20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正字通》同?。
?【卷十一】【魚部】
魚子已生者。從魚,憜省聲。,籒文。徒果切〖注〗。
(?)魚子已生者也。謂魚卵生於水艸閒、初孚有魚形者。云已生、對未生言之。魚子未生者曰鯤。鯤卽卵字。卵說文作卝。古音讀如關。亦可讀如昆。內則。濡魚卵醬。卵、鄭讀鯤?;蜃鳎?。鯤醬者、魚卵醬也。內則讀卵如字。未嘗不協。凡未出者爲卵。已出者爲子。鯤卽魚卵。故說文以卝包之。而魚部無鯤字。?則已出於卵者也。從雨。隋聲。各本作憜省聲。按肉部有隋字。今正。徒果切。十七部。集韻、類篇又翾規切。音之轉也。
((圖575B-01))籒文?。從?、據徐氏鉉筆跡相承小異條云。史籒筆跡如此也。?者、從籒文隓字而省一左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