鱉biē(ㄅ一ㄝ)
⒈ 爬行動物,生活在水中,形狀像龜,背甲上有軟皮,無紋。肉可食,甲可入藥。亦稱“甲魚”、“團魚”;有的地區稱黿;俗稱“王八”。
鱉字UNICODE編碼U+9C49,10進制: 40009,UTF-32: 00009C49,UTF-8: E9 B1 89。
鱉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turtle
鱉【亥集中】【魚部】 康熙筆畫:23畫,部外筆畫:12畫
《廣韻》幷列切《集韻》必列切。與鼈同。《干祿字書》鱉通鼈?!兑住ふf卦》離爲鱉。《釋文》鱉本又作鼈?!肚f子·秋水篇》東海之鱉?!兑袅x》鱉亦作。
鼈【卷十三】【黽部】
甲蟲也。從敝聲。并切〖注〗俗作蟞、鱉。龞,同鼈。
(鼈)甲蟲也??脊び涀ⅰM夤恰攲?。內骨、蟞屬。按鼈骨較龜稍內耳。實介屬也。故周易鼈蟹蠃蚌龜爲一屬。從黽。敝聲。幷列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