鯢(鯢)ní(ㄋ一ˊ)
⒈ 〔大鯢〕兩棲動物,身體長而扁,生在山溪中。肉鮮美可食。叫的聲音像嬰兒,所以俗稱“娃娃魚”。
⒉ 〔小鯢〕兩棲動物,體形與大鯢相似,但較小,牙齒呈V形,生活在水邊的草地里。
⒊ (鯢)
鯢字UNICODE編碼U+9CB5,10進制: 40117,UTF-32: 00009CB5,UTF-8: E9 B2 B5。
鯢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giant salamander
形聲:從魚、兒聲
Cryptobranchus japonicus; a salamander
◎ 鯢
鯢 ní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魚,兒( ní)聲。本義:兩棲類動物,俗稱“娃娃魚”)
(2) 同本義 [giant salamander]。外表類似蜥蜴類,但無鱗片,身體為軟和濕潤的皮膚所覆蓋,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地方,以小型動物
鯢,剌魚也?!墩f文》
鯢大者謂之鰕?!稜栄拧め岕~》。注:似鲇,四腳,前似彌猴,后似狗。聲如小兒啼。大者長七八尺。”
(3) 又如:鯢鮐(鯢齒和鮐背);鯢魚(娃娃魚)
(4) 小魚 [little fish]。如:鯢鮒(小魚);鯢鰍(泥鰍。泛指小魚)
鯢【亥集中】【魚部】 康熙筆畫:19畫,部外筆畫:8畫
《唐韻》五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硏奚切,音倪。《說文》刺魚也?!稜栄拧め岕~》鯢大者謂之鰕。《註》今鯢魚似鮎,四腳,前似獮猴後似狗,聲如小兒啼,大者長八九尺,別名鰕。《疏》鯢,雌鯨也?!侗静荨扶F魚,一名王鮪,在山溪中,似鮎,有四腳長尾,能上樹,天旱則含水上葉覆身,鳥來飮水,因而取之。伊洛閒亦有,聲如小兒啼,故曰鯢魚。一名鱯魚,一名人魚,膏燃燭不滅?!蹲髠鳌ば辍啡∑漩L鯢而封之。《註》鯨鯢,大魚名。以喩不義之人吞食小國?!妒琛沸墼祸L,雌曰鯢。
又《莊子·庚桑楚》尋常之溝,巨魚無所還其體,而鯢鰌爲之制?!对]》制,折也,謂小魚得曲折也。
又《外物篇》灌瀆守鯢鮒?!对]》鯢、鮒,皆小魚也。
鯢【卷十一】【魚部】
剌魚也。從魚兒聲。五雞切
(鯢)剌魚也。剌盧達切。或作刺者、誤。刺魚者、乖剌之魚。謂其如小兒能緣木。史、漢謂之人魚。釋魚曰。鯢大者謂之鰕。郭云。今鯢魚似鮎。四腳。前似彌猴。後似狗。聲如小兒啼。大者長八九尺。別名鰕。按此魚見書傳者不下數十處。而人不之信。少見則多怪也。余在雅州親見之。廣雅。魶、鯢也。亦謂此。集韻有?字。剌之俗。從魚。兒聲。形與聲皆如小兒。故從兒。舉形聲關會意也。五雞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