齵yú(ㄩˊ)
⒈ 牙齒不整齊。
⒉ 泛指參差不齊:“察其菑蚤不齵,則輪雖敝不匡?!?/p>
齵字UNICODE編碼U+9F75,10進制: 40821,UTF-32: 00009F75,UTF-8: E9 BD B5。
齵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uneven (teeth)
齵【亥集下】【齒部】 康熙筆畫:24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庸韻》五婁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魚侯切,音嵎?!墩f文》齒不正也。《正韻》齒相佹也。
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察其葘蚤不齵,則輪敝不匡。《註》葘輻之入轂處,蚤入牙處,齒牙參差,謂之齵。上下入處,整然相當,則轂敝壞,輻不邪枉也。
又《荀子·君道篇》境內之事,有弛易齵差者矣。
又《廣韻》遇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元俱切,音虞?!稄V韻》齱齵,齒重生。
又《正韻》一曰齒偏。
齵【卷二】【齒部】
齒不正也。從齒禺聲。五婁切
(齵)齱齵也。從齒。禺聲。五婁切。四部。按二字各本譌亂。今依廣韻正之。